在四川大山中奋战的日子,交通不便,毒蛇蚊虫肆虐。
(三)天问探火,羲和逐日,天宫遨游,墨子传信,悟空探秘,北斗导航……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展现着中国式浪漫的精彩与魅力,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文明底蕴。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一代代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以赴之,艰苦奋斗以求之,殚精竭虑以成之。在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顾自身发展的国情和历史方位,全盘照搬西方模式,结果发展过程极为艰难。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什么是发展‘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好的治理,我发现,对于这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问题,中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正如法国专家布鲁诺·吉格所说,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面对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的规划图,习近平总书记驻足感慨。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题: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勇毅前行钟华论这是春天里的奋斗号角,这是新征程的进军号令。
回望历史风云,极目中华大地,历史的结论已然在人心深处写下: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因为举足轻重的中国分量,更因为稳定人心的中国声音,习近平主席的出席成为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最令人瞩目的事件。
在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文明遗址,领略古老文明间的奇妙相遇。热烈的掌声,彰显深切的认同。当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举行之时,帕夫洛普洛斯欣然与会。他后来总结: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
绵延五千年的文明底蕴,积淀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智慧,涵养了比天空更宽阔的胸襟。陕北高原是习近平的根,用他自己的话说,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2015年,尽管国事繁忙,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仍安排专门时间,在钓鱼台国宾馆接待当年马斯卡廷的房东德沃切克夫妇一家,同他们深入交流。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习近平主席旗帜鲜明地指出: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习近平总书记一语道出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与担当。秋日阳光下,帕特农神庙的斑驳立柱被镀上一层金色。
在艾奥瓦州马斯卡廷小镇,他结识了几位普通美国民众。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伊朗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强调三方将共同努力,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促进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每到一处,他必谈和平发展。这是展现担当的大国行动——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写有 铁杆朋友,风雨同行字样的中方捐赠医疗物资从飞机上卸下(2020年3月21日摄)。
接待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期间,两国签署文件,就巴黎圣母院修复和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保护开展合作……在习近平心中,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加速铺展,一个个风险挑战扑面而来,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持续扩大。
习近平主席身着布拉衫,用心倾听原住民的祝福歌谣,接过原住民敬献的卡瓦汁细细品味。新华社发(穆斯塔法·卡亚摄)工作人员在叙利亚大马士革国际机场卸载中国红十字会援助的人道主义物资(2023年2月13日摄)。
从非洲到中东,从拉美到太平洋岛国,众多发展中国家都流传着习近平主席同大家平等交往、共谋发展的佳话。了解越多,理解越深,交流合作的基础就越牢固、越广泛。既有同中国隔海相望的邻国,也有地球上距离中国最远的国家……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不断织密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2016年6月21日,习近平主席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期间,来到被誉为丝绸之路活化石的布哈拉古城参观。习近平主席真诚的话语令在场的人们倍感亲切,瞬间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相互了解、相互理解是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习近平主席讲起止戈为武的中国典故。
只有各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人权才有基础。面对各国媒体,习近平总书记言辞恳切: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
这是澜沧号动车组通过中老友谊隧道内的两国边界(2021年10月15日摄)。不顾旅途劳顿,习近平主席决定延长参观时间,走进雅克城堡,更深感受丝路文化。
时光荏苒,习近平主席对老朋友重情重义始终如一。利用出国访问的机会,习近平一次次走进各国民众中去,同他们交朋友,了解他们所思所想。
5年后,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要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要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着眼于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新的强大的智慧和力量。如果当年的殖民者有耳朵,请他们也听听习主席的这篇讲话。在相互了解中相知相惜,在交流互鉴中激荡共鸣。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题:习近平的天下情怀新华社记者3月的北京,春风荡漾,万物复苏。我们历来主张,人类的前途命运应该由世界各国人民来把握和决定。
天下都以你为榜样去和平发展,用你的理念去协和万邦,实现大同,这就离‘平天下不远了。召开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遍访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地区等几乎所有周边国家,秉持亲诚惠容理念,强调好邻居金不换……习近平主席视周边为中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着力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向两国提供紧急援助。新华社记者 程婷婷 摄走四方固然辛苦,但收获是‘朋友圈越来越大。
2019年11月12日,正在希腊访问的习近平主席走进神庙脚下的雅典卫城博物馆。在北京,开展胜利日外交,在天安门城楼上呼吁世界共同铭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一伟大真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好一幅令人向往的人类文明光明图景。访问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时,专程看望在福建工作期间结识的前州长培根的遗属。
(二)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2022年11月中旬,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不久,习近平主席飞赴东南亚,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泰国进行访问。拉美哥斯达黎加,2013年6月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来到一个普通的咖啡种植园,同农户萨莫拉一家围坐在一起唠家常、聊民生。
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从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世界好,中国才能好。时任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由衷感慨:习近平主席是有深厚历史感的大国领导人,感谢他对乌兹别克斯坦历史和文明的尊重与认可。
中国是个负责任国家,我们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也要处理好中国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既争取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也努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评论说。
留言0